英语论文网

留学生硕士论文 英国论文 日语论文 澳洲论文 Turnitin剽窃检测 英语论文发表 留学中国 欧美文学特区 论文寄售中心 论文翻译中心 我要定制

Bussiness ManagementMBAstrategyHuman ResourceMarketingHospitalityE-commerceInternational Tradingproject managementmedia managementLogisticsFinanceAccountingadvertisingLawBusiness LawEducationEconomicsBusiness Reportbusiness planresearch proposal

英语论文题目英语教学英语论文商务英语英语论文格式商务英语翻译广告英语商务英语商务英语教学英语翻译论文英美文学英语语言学文化交流中西方文化差异英语论文范文英语论文开题报告初中英语教学英语论文文献综述英语论文参考文献

ResumeRecommendation LetterMotivation LetterPSapplication letterMBA essayBusiness Letteradmission letter Offer letter

澳大利亚论文英国论文加拿大论文芬兰论文瑞典论文澳洲论文新西兰论文法国论文香港论文挪威论文美国论文泰国论文马来西亚论文台湾论文新加坡论文荷兰论文南非论文西班牙论文爱尔兰论文

小学英语教学初中英语教学英语语法高中英语教学大学英语教学听力口语英语阅读英语词汇学英语素质教育英语教育毕业英语教学法

英语论文开题报告英语毕业论文写作指导英语论文写作笔记handbook英语论文提纲英语论文参考文献英语论文文献综述Research Proposal代写留学论文代写留学作业代写Essay论文英语摘要英语论文任务书英语论文格式专业名词turnitin抄袭检查

temcet听力雅思考试托福考试GMATGRE职称英语理工卫生职称英语综合职称英语职称英语

经贸英语论文题目旅游英语论文题目大学英语论文题目中学英语论文题目小学英语论文题目英语文学论文题目英语教学论文题目英语语言学论文题目委婉语论文题目商务英语论文题目最新英语论文题目英语翻译论文题目英语跨文化论文题目

日本文学日本语言学商务日语日本历史日本经济怎样写日语论文日语论文写作格式日语教学日本社会文化日语开题报告日语论文选题

职称英语理工完形填空历年试题模拟试题补全短文概括大意词汇指导阅读理解例题习题卫生职称英语词汇指导完形填空概括大意历年试题阅读理解补全短文模拟试题例题习题综合职称英语完形填空历年试题模拟试题例题习题词汇指导阅读理解补全短文概括大意

商务英语翻译论文广告英语商务英语商务英语教学

无忧论文网

联系方式

探讨英语翻译中衔接意义的处理方式

论文作者:留学生论文论文属性:职称论文 Scholarship Papers登出时间:2011-06-02编辑:huangtian2088027点击率:2489

论文字数:4151论文编号:org201106021511191176语种:中文 Chinese地区:中国价格:免费论文

关键词:英汉翻译衔接意义等效处理

探讨英语翻译中衔接意义的处理方式

提 要:英汉语篇的衔接手段和衔接意义均存在着差异,这给英汉翻译实践带来许多困难。目前,国内外的相关研究主要集中在重新调整源语语篇中不同语法衔接手段,以便获得衔接连贯的译文。代写英语论文本文借鉴二十多年来语篇翻译研究成果,指出在英汉翻译过程中更重要的是对那些因为认知环境等差异导致的语篇外部衔接手段和意义的差异的处理,通过对比分析翻译实例,提出对连贯空位、连贯错位等的处理方法,旨在实现英汉等效翻译。

 

关键词:英汉翻译 衔接 意义 等效处理

 

随着西方语篇语言学研究的不断深入,研究者“把语篇语言学(语篇分析)的理论嫁接到翻译研究领域”(刘庆元2005: 10),大大丰富了翻译理论,为翻译研究和实践打开一扇崭新的窗口。语篇语言学的兴起和发展对翻译理论和实践起到了推动作用,为其提供了理论依据和研究模式,同时又为语篇分析带来启示。随着Halliday功能语言学理论的不断成熟,西方学者,如J. C. Catford(1965)和E.A. Nida(1993)等,已经成功地把语篇研究成果运用到翻译研究和实践。我国很多语言学家也在上世纪80年代功能语言学取得新发展的基础上纷纷投入语篇翻译研究,取得丰硕成果。

因此,在英汉翻译过程中不仅要重新调整源语语篇不同的内部衔接手段和意义,以便获得衔接连贯的译文,而且要有效处理因为认知环境等差异而导致的语篇外部衔接手段和意义的差异。本文重点讨论衔接意义的处理等情况。

1 翻译过程中衔接意义的处理

语篇衔接手段主要指组成语篇的所有显性机制,主要有照应、省略和替代、连接词语、词汇手段以及具有衔接作用的标点等。因为不同语言的衔接手段不同,翻译过程中对源语和译语的衔接手段不仅要有充分的认识,必要时还要对这些手段和机制进行转换,才能准确理解原文并生成译文。有关语法衔接处理研究已经非常成熟,而且只考虑这些显性衔接机制远远不够,因为任何一种语篇都包含特有的隐性衔接机制,像显性衔接机制一样对语篇连贯起重要作用。

1. 1只有显性衔接机制是不够的

当讨论一个语篇是否连贯、有意义时,必须超越显性衔接机制的单一讨论,考虑语言使用者和使用语言的情景。例如:①

A: It’s amystery tome, how the conjuror sawed thatwoman in hal.f 

B: Wel,l Jane was the woman he did it to. So pre- sumably shemustknow.

显然,如果认为上面句子是显性衔接机制( it, she, so等)把整个语篇连贯起来,那就错了。因为只要把第三句稍加改动,就会发现尽管有同样的显性衔接机制( it, she,so等),句义却变得模糊不清: It’smystery tome, how theconjuror sawed thatwoman in hal;f Jane was the woman hedid it to. So presumably shemustbe Japanese.换句话说,衔接是一种语义关系,“衔接的范围应该包括所有把句子以及语篇的部分组成语篇整体的意义关系,包括组织概念意义和人际意义的衔接关系和语篇与语境的衔接关系,以利于使语篇衔接和连贯形成对应关系,使衔接成为连贯的一种标示”(张德禄2005: 38)。要想准确理解语篇,就得依赖上下文或者一定的情景语境和文化语境,只能从语义上寻找衔接线索,而不是拘泥于形式上的对应。有时候,即使在一个语篇中没有显性衔接机制,读者根据上下文或情景语境同样能准确把握作者表述的内容。

任何语篇都是情景语境中的语篇,任何语篇由语言形式体现的意义都不完整———总有一些意义由语境因素实现。有些意义的实现由语言形式预设,另一些意义由意义空缺表示,这主要因为源语作者和译语作者之间存在着认知环境差异,两种语言之间存在着文化差异。在此,主要讨论认知环境差异和文化差异导致的语篇外部衔接意义的不同,如连贯空位、连贯错位及其处理方法。

1. 2中英情景语境衔接意义比较及处理

每一个语篇都在特定社会文化环境中起交际作用,属于特定社会文化背景认同的都能看出其交际目的。情景语境主要包括形成语篇的语言环境,如故事发生的背景和与语篇描述相关的情景及语篇与情景之间的关系等。情景语境对原文和译文的选词都有一定限制,因此在解读原文时要依赖其情景语境;在翻译过程中要根据情景语境适当增删或适当调整原文。例如:

②Our hosts hovered over us. Did we like the caviar?How was theKhachouri (a kind ofbread)? Whyweren’tweeatingmore roast chicken? Aleksandro finally saved us fromcertain crise de fo,i justbefore the Shashilik arrived. //A.主人在我们身边走动着。我们喜欢鱼子酱吗?面包怎么样?我们为什么不多吃些烤鸡?在烤乳羊端上来之前,我们终于被亚利山德罗从信念危机中解救出来。B.这家主人在我们身边照应着。喜欢不喜欢鱼子酱?面包好不好吃呀?为什么不多吃点烤鸡呀?问得我们不知如何回答才好。直到快上最后一道烤乳羊时,亚利山德罗才给我们解了围。

原文的情景语境是热情好客的美国人在家中为来自俄罗斯的尊贵客人举办的一次家庭宴会。主人的热情没能使客人感到宾至如归,反而让客人感到不自在(crise defoi)。在译文A中,译者只是把crise de foi的字面意思翻译出来,没有根据上下文正确解读原文,以至于出现“信念危机”这样中文读者理解不了的译文。相反,译文B则根据上下文把crise de foi译为“问得我们不知如何回答才好”,译者扣紧语篇情境,不仅符合原文语篇意义,也符合汉语表达习惯,更有利于译文读者准确解读;针对具体情景把We were finally saved...译为“解了围”。(朱洁2008: 49)

下面是霍桑名篇《古屋杂忆》一个片断。对比两个译本,不难看出译者是否关注源语的意义衔接对译文质量高低的确存在着很大影响。

③Thewinding course of the stream continually shutoutthe scene behind us, and revealed as calm and lovely a onebefore. We glided from depth to depth, and breathed new se-clusion at every turn. (N. Hawthorne,The OldManse) //A.溪流曲折,常常一个转弯,后面的景致就不再看到,可是前面又是一幅安静美丽新的画面了。我们从一处深流滑到另一处深流,每转一个弯,就呼吸到新的安静的气息。(夏济安译1976: 205)B.溪流曲折,一转再转,眼前的景物也一一从背后逝去,不复可见,但迎面而来的正是幽静可爱。我们继续向着溪流深处泛去,而随着游棹的滑动,景色也愈转愈幽。(奚永吉2001: 451)

奚永吉认为,“中外文人笔下静的意境,纷然不一”,“变现手法也各异”(奚永吉2001: 452),因此译者在处理时要尽量体现源语中calm的意境。这样,译文B中“幽静”显然比译文A中的“安静”更能使译文读者体会源语中特有的情趣。进一步比较,还会发现,原文the windingcourse在A中译为“常常一个转弯”,而在B中表现为“一转再转”。显然,B要比A更流畅,因为译文作者在解读原文过程中,依据上下文把其中的动态美展现出来了。

在欣赏霍桑作品的时候,其简洁、质朴的语言往往能表达出开阔、深邃的意境,如何处理其意境是译者需要谨慎考虑的。

1. 3中英文化语境对比及处理

文化是“一个社会的信仰和实践的总和”(Nida 1993论文英语论文网提供整理,提供论文代写英语论文代写代写论文代写英语论文代写留学生论文代写英文论文留学生论文代写相关核心关键词搜索。

共 1/2 页首页上一页12下一页尾页

英国英国 澳大利亚澳大利亚 美国美国 加拿大加拿大 新西兰新西兰 新加坡新加坡 香港香港 日本日本 韩国韩国 法国法国 德国德国 爱尔兰爱尔兰 瑞士瑞士 荷兰荷兰 俄罗斯俄罗斯 西班牙西班牙 马来西亚马来西亚 南非南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