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语论文网

留学生硕士论文 英国论文 日语论文 澳洲论文 Turnitin剽窃检测 英语论文发表 留学中国 欧美文学特区 论文寄售中心 论文翻译中心 我要定制

Bussiness ManagementMBAstrategyHuman ResourceMarketingHospitalityE-commerceInternational Tradingproject managementmedia managementLogisticsFinanceAccountingadvertisingLawBusiness LawEducationEconomicsBusiness Reportbusiness planresearch proposal

英语论文题目英语教学英语论文商务英语英语论文格式商务英语翻译广告英语商务英语商务英语教学英语翻译论文英美文学英语语言学文化交流中西方文化差异英语论文范文英语论文开题报告初中英语教学英语论文文献综述英语论文参考文献

ResumeRecommendation LetterMotivation LetterPSapplication letterMBA essayBusiness Letteradmission letter Offer letter

澳大利亚论文英国论文加拿大论文芬兰论文瑞典论文澳洲论文新西兰论文法国论文香港论文挪威论文美国论文泰国论文马来西亚论文台湾论文新加坡论文荷兰论文南非论文西班牙论文爱尔兰论文

小学英语教学初中英语教学英语语法高中英语教学大学英语教学听力口语英语阅读英语词汇学英语素质教育英语教育毕业英语教学法

英语论文开题报告英语毕业论文写作指导英语论文写作笔记handbook英语论文提纲英语论文参考文献英语论文文献综述Research Proposal代写留学论文代写留学作业代写Essay论文英语摘要英语论文任务书英语论文格式专业名词turnitin抄袭检查

temcet听力雅思考试托福考试GMATGRE职称英语理工卫生职称英语综合职称英语职称英语

经贸英语论文题目旅游英语论文题目大学英语论文题目中学英语论文题目小学英语论文题目英语文学论文题目英语教学论文题目英语语言学论文题目委婉语论文题目商务英语论文题目最新英语论文题目英语翻译论文题目英语跨文化论文题目

日本文学日本语言学商务日语日本历史日本经济怎样写日语论文日语论文写作格式日语教学日本社会文化日语开题报告日语论文选题

职称英语理工完形填空历年试题模拟试题补全短文概括大意词汇指导阅读理解例题习题卫生职称英语词汇指导完形填空概括大意历年试题阅读理解补全短文模拟试题例题习题综合职称英语完形填空历年试题模拟试题例题习题词汇指导阅读理解补全短文概括大意

商务英语翻译论文广告英语商务英语商务英语教学

无忧论文网

联系方式

万物通灵性,真情驻人间——试析《呼啸山庄》中暴风雨和树的象征内涵及意义 [2]

论文作者:易春华,欧阳美和论文属性:短文 essay登出时间:2009-01-11编辑:gcZhong点击率:3818

论文字数:5224论文编号:org200905061134365089语种:中文 Chinese地区:中国价格:免费论文

关键词:呼啸山庄暴风雨象征爱情主题

坐在一株沙沙作响的绿树上摇荡着”,因此她在画眉田庄时, 喜欢在夏天爬上橡树,离地约有二十英尺高,坐在树杈枝上,一摇一晃 的。“她就躺在那被微风摇晃的‘摇篮’里,什么事也不干,只唱着一 支支古老的歌曲给自己听……或者呢,看着和她一同栖在枝头的鸟儿喂 它们的小鸟,引诱小鸟学飞;有时又闭上眼睛,舒舒服服地靠着,蜷成 一团,一半儿在想,一半儿在做梦,那种快乐真是无法形容。”多么快 乐纯真,无忧无虑的卡茜!这时的卡茜还未被希克厉关进呼啸山庄,她 的生活里充满了阳光和欢笑,甚至还不知道世上有除画眉田庄以外的世 界,对于世上的阴险一无所知。纯真的人性和树性达到了和谐统一。从 以上的情节可以看出,树的意象贯穿着小说的始末,并对人性以及男女 主人公之间的爱作了最好的诠释。 三 艾米莉对大自然的钟爱和对爱情的新的诠释从她生活的那个特殊的 时代背景———维多利亚时代可以更好地来理解。艾米莉生活的30年 (1818-1848)正是英国社会动荡不安的年代,是“一个困惑的时代、充 满危机感的时代”。“在信仰危机的同时,新兴的工业创造了空前的财 富,也带了耸人听闻的贫困与犯罪。” 〔7〕 资本主义的缺陷日益严重地暴露 出来,劳资矛盾加深,失业工人数量激增。1820年,艾米莉一家搬到了 豪渥斯地区,她家的房子位于豪渥斯工业区与荒原之间。艾米莉在感受 旷野自由之风的同时,也认识到了资本主义社会的弊端。同时在维多利 亚时代,妇女们都努力地成为“家里的天使” ③ ,并把婚姻当成是生活中 的头等大事,讲究门当户对,把财产、社会地位当成是择偶的必备条 件。对此,艾米莉是尤其反感和极力反对的,她所向往的是像暴风雨般 猛烈,像参天大树一样坚定不移的心灵契合的爱情,这才是真正的爱 情,而在真正的爱情基础上的婚姻,才是美满的婚姻。但在艾米莉所处 的那个社会环境,这几乎是不可能的。方平在其《呼啸山庄》译本序中 也说道,“人海茫茫,在现实世界中的夏娃(当时被束缚在狭隘的家庭 圈子里的妇女)哪儿去找她的孪生兄弟般的亚当呢?” 〔5〕 现实世界的虚 幻,痛苦使她看不到前途和希望,她常常陷入悲观失望,只好逃遁到个 人感情和想象的世界里去,只有想象中的世界才是真的,美的。自然界 恰好给她提供了这种想象和发挥的空间,她从中找寻到了与人感情相似 的东西。她笔下的暴风雨、树木也不再是一种纯自然的描写,而是艾米 莉精神的体现。 在《呼啸山庄》中,艾米莉大胆地描写了她理想中的爱情,勇敢地 向当时世俗的婚姻制度及其产生根源———罪恶的社会制度提出挑战。小 说中的“人物有极为强烈的情感,在英国小说里是最为强烈的。这些情 感和与之相似的自然力一样毫不容情和不可抗拒,和山峰一样地不变, 和闪电一样地凶猛。”〔1〕男女主人公希克厉和卡瑟琳爱情的基点是集中在 对亨德莱暴虐和专制的共同反抗,在此过程中,他们感到了彼此精神上 的一致,从而产生了真正的爱情。卡瑟琳有强烈的个性,不愿充当“家 里的天使”,她的爱极端又热烈,与传统世俗对女性的要求完全背道而 驰。她曾说“天堂不像是我的家,我哭碎了心,闹着要回到人世来,惹 得天使们大怒,把我摔下来直掉在荒原中心呼啸山庄的高顶上,我就在 那儿高兴得哭醒了”。在卡瑟琳眼中,画眉田庄就好比天堂,而呼啸山 庄则意味着荒原,天堂虽富丽堂皇却像带着围墙的伊甸园,不适合她的 生长,荒原虽荒凉、贫瘠却是赋予她生命与活力的乐土。但她在性格上 又有双重性,一方面,她敢于冲破门第观念,大胆地与希克厉相爱,另 一方面,她又经受不住世俗观念的诱惑,屈服于荣华富贵。因此,悲剧 不可避免地发生了。但造成卡瑟琳和希克厉的爱情悲剧的决定因素归根 结底还是“社会阶级的影响”〔8〕,卡瑟琳就是由于自己的出身、地位的 局限,以及维多利亚时代世俗婚姻标准的影响,导致了她抵制不了画眉 山庄的金钱和地位的诱惑而答应嫁给林敦。因为她认为嫁给希克厉就是 “辱没了自己”,而嫁给林敦就能成为“最尊贵的女人”。而希克厉能成 功地实施复仇计划也是靠着金钱,因为他变得有钱了,以前瞧不起他的 林敦和伊莎蓓拉以及压迫他的亨德莱都对他刮目相看,伊莎蓓拉甚至还 以身相许。如果没有金钱,他只能仍是个被社会唾弃、受人压迫的下等 人,无法进入上等人的交际圈,那么他的复仇计划也将寸步难行。因此 《呼啸山庄》又可以说是“一部伟大的批判现实主义小说,它真实记录 了压迫者和被压迫者之间的关系”〔9〕,无情地揭露了丑恶污秽的社会现 实,其思想意义超越了一个奇怪的恋爱故事的一般意义。它是当时英国 社会的缩影,在维多利亚时代的英国社会,反抗者合乎自然和道德的心 灵融合的爱情无法存在。只要罪恶的社会基础还在,就一定会有引诱卡 瑟琳的“画眉山庄”和扭曲希克厉人格的不平等的势力。 由此可见,《呼啸山庄》是艾米莉对自己所了解的当时维多利亚时 代的英国生活的一种评述,她在小说中借助大自然来抒发心中强烈的感 情,寄予了暴风雨和树人性化的寓意,这些意象皆非平淡浅显,都是有 一定的选择和营构,具有特定的涵义,烘托了人物丰富的内心世界,深 化了爱情主题:猛烈、坚定不移的心灵契合的爱情,以此来鞭笞当时以 金钱和地位为基础的压制个人自由的婚姻。在她的笔下,世间万物都具 有了“灵性”,与人类同喜同悲,感受着人间“真情”,共沐自由之风。 注释: ①本文中所有《呼啸山庄》的引文,均引自方平的中译本(1986年上 海译文出版社)。 ②米罗Milo是古希腊摔角家,力大无穷,曾六次在奥林匹克竞技大 会上获胜。传说中他要把一棵大树撕裂成两半时,双手被夹在树缝中,挣 脱不出,结果被狼群咬死。 ③原指英国诗人柯文垂·帕特摩尔的系列长诗《家里的天使》(1854- 1863),诗歌赞美贤妻良母型的女性为“家里的天使”,后来“家里的天使”便 成为被普遍接受的理想女性的典范,并且还成为文学描写的一种模式。 参考文献: 〔1〕杨静远.勃朗特姐妹研究〔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3, 328-335. 〔2〕Allen,Walter.The English novel〔M〕.New York:Dutton,1954. 〔3〕欧阳美和.《新夏娃受难记》的女性主义读解〔J〕.外国文学研究, 2003,(4):73-77. 〔4〕张箭飞.花无舌而有深刻的言词———论英国文学中的石南〔J〕. 外国文学研究,1998,(1):60-64. 〔5〕方平.《呼啸山庄》译本序〔M〕.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86,13- 30. 〔6〕Watt,Ian.The Victorian Novel Modern Essays in Criticism〔M〕.New York: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71. 〔7〕朱虹.英国小说的黄金时代(1813-1873)〔M〕.北京:中国社会科 学出版社,1997. 〔8〕Gilmour,Robin.The Novel in the Victorian Age〔M〕.London:Edward Arnold(Publishers)Ltd.,1986. 〔9〕ChenJia.A Historyof EnglishLiterature〔M〕.Beijing:The Commercial Press,2003. 论文英语论文网提供整理,提供论文代写英语论文代写代写论文代写英语论文代写留学生论文代写英文论文留学生论文代写相关核心关键词搜索。

共 2/2 页首页上一页12下一页尾页

英国英国 澳大利亚澳大利亚 美国美国 加拿大加拿大 新西兰新西兰 新加坡新加坡 香港香港 日本日本 韩国韩国 法国法国 德国德国 爱尔兰爱尔兰 瑞士瑞士 荷兰荷兰 俄罗斯俄罗斯 西班牙西班牙 马来西亚马来西亚 南非南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