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语论文网

留学生硕士论文 英国论文 日语论文 澳洲论文 Turnitin剽窃检测 英语论文发表 留学中国 欧美文学特区 论文寄售中心 论文翻译中心 我要定制

Bussiness ManagementMBAstrategyHuman ResourceMarketingHospitalityE-commerceInternational Tradingproject managementmedia managementLogisticsFinanceAccountingadvertisingLawBusiness LawEducationEconomicsBusiness Reportbusiness planresearch proposal

英语论文题目英语教学英语论文商务英语英语论文格式商务英语翻译广告英语商务英语商务英语教学英语翻译论文英美文学英语语言学文化交流中西方文化差异英语论文范文英语论文开题报告初中英语教学英语论文文献综述英语论文参考文献

ResumeRecommendation LetterMotivation LetterPSapplication letterMBA essayBusiness Letteradmission letter Offer letter

澳大利亚论文英国论文加拿大论文芬兰论文瑞典论文澳洲论文新西兰论文法国论文香港论文挪威论文美国论文泰国论文马来西亚论文台湾论文新加坡论文荷兰论文南非论文西班牙论文爱尔兰论文

小学英语教学初中英语教学英语语法高中英语教学大学英语教学听力口语英语阅读英语词汇学英语素质教育英语教育毕业英语教学法

英语论文开题报告英语毕业论文写作指导英语论文写作笔记handbook英语论文提纲英语论文参考文献英语论文文献综述Research Proposal代写留学论文代写留学作业代写Essay论文英语摘要英语论文任务书英语论文格式专业名词turnitin抄袭检查

temcet听力雅思考试托福考试GMATGRE职称英语理工卫生职称英语综合职称英语职称英语

经贸英语论文题目旅游英语论文题目大学英语论文题目中学英语论文题目小学英语论文题目英语文学论文题目英语教学论文题目英语语言学论文题目委婉语论文题目商务英语论文题目最新英语论文题目英语翻译论文题目英语跨文化论文题目

日本文学日本语言学商务日语日本历史日本经济怎样写日语论文日语论文写作格式日语教学日本社会文化日语开题报告日语论文选题

职称英语理工完形填空历年试题模拟试题补全短文概括大意词汇指导阅读理解例题习题卫生职称英语词汇指导完形填空概括大意历年试题阅读理解补全短文模拟试题例题习题综合职称英语完形填空历年试题模拟试题例题习题词汇指导阅读理解补全短文概括大意

商务英语翻译论文广告英语商务英语商务英语教学

无忧论文网

联系方式

透过汉英谚语看中西文化差异 [3]

论文作者:佚名论文属性:短文 essay登出时间:2009-04-15编辑:刘宝玲点击率:8610

论文字数:3000论文编号:org200904152026518601语种:中文 Chinese地区:中国价格:免费论文

关键词:汉英谚语中西文化差异历史地理环境生产制度

不放在斗底下,要放在灯台下,就照亮一家的人。你们的光也这样照在人前,叫他们看见你们的好行为,便将荣耀归给你们在天上的父。”谚语告诫人们不要过分谦虚,要给别人树立良好的榜样。又如,谚语“When the sun rises, the disease will abate(太阳东升,疾病减轻)”也是出自《圣经》:据说犹太人的始祖阿伯拉罕(Abraham),他脖子上本来挂着一块宝石,病人只要看它一眼,便立即痊愈。阿伯拉罕死后,上帝便把这块宝石放到太阳上。[10](P106) 在中国佛教是主要的宗教,已有千年之久的历史对中国的文化有着极为深远的影响,因此产生了许多关于佛教的谚语。 如: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钟。 不看僧面看佛面。 酒肉穿肠过,佛祖心中留。 七、思想观念 (一)、重视伦理和重视法治 由于西方的个人主义盛行,人人都想充分发挥自己独特个性,充分享有个人的权利和自由,为了维护个体的权利和自由,必须制定精密的法律,因此西方人重法治,许多谚语涉及到法律或与之相关的事物。[11](P15)如:Possession is nine (or seven) points of the law.现实占有,败一胜九。 中国人传统思想重视伦理,古人重视礼数,认为人人应谨守礼数,如“在家从父,出嫁从夫,夫死从子”,“长兄为父,长嫂为母”。而这一切和谐人伦德行中,最重孝道,所谓“百行孝为先”。子女必须孝敬父母,侍养双亲,儿媳必须孝敬公婆等。“孝顺”二字是中国人意识里无法拔除,根深蒂固的观念,是全社会所首推的美德。一首《常回家看看》,普普通通的歌红遍了大江南北,无疑说明这种情况。 如:父母在,不远游。 不孝有三,无后为大。 子不嫌母丑,狗不嫌家贫。 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在。 羊有跪乳之恩,鸦有反哺之义。 养儿方知娘辛苦,养女方知谢娘恩。 而西方社会人与人之间十分独立平等,即便是父母子女之间为了充分享受和维护这种独立自由,互不拖累,孩子一旦成年都愿意与父母分开居住,孝道的观念淡化很多。老人招冷落被遗弃,甚至有老人死在家中无人理会的情况时有发生。这些反映在英语谚语中, 如:Children suck the mother when they are young, and the father when they are old.孩子小时吃母亲的奶,老了享受父亲的财。 (二)、重稳定和求变化 中国人注重“求稳”,受以“仁”为核心的儒家思想的影响,[9](P42)再加上中国历史相对平稳,千百年来中国人虽历经战乱,但总体上看是在一个相对稳定的自然环境中生存,[11](P97)这使得中国人偏向安定平稳,力求家庭、社会、国家、生活方方面面的稳定,巩固。这在谚语中反映出来,如:万变不离其宗,万物不变、以静制动、以不变应万变。而汉谚中“树倒猢狲散”、“飞鸟各投林”的说法反映人们对变化的不适应。 西方文化属于商业文化,西方社会商业经济发达,生活节奏快,为适应生存竞争需要,争取更多的机会,更大的发展空间,突破创新,人们需要不断调整变化。流动变化已成为广为接受的观念,许多英语谚语积极肯定了变化的价值, 如:Change brings life.变化带来生命。 Variety is the spice of life.变化是生活的香料。 There is nothing permanent except change.唯有变化才是永恒。 New meat begets a new appetite.新食物引起新食欲。 (三)、重隐私和隐私意识弱 受个人主义主导思想的影响,西方人崇尚最充分的自由和权利,认为别人无权干涉自己的事,为了不受他人的干扰,故对个人的隐私十分注重。年龄、收入、宗教信仰、参加的党派及私人住处等均列入个人隐私范围。 英谚“An Englishman’s home is his castle.英国人的家是独立王国。”即是一例。若问老外:“你去哪里?干什么?”这类问题,必然会引起老外的反感,而这种问题在中国人之间是再普通不过了。彼此见面习惯询问“吃饭了没?”。中国人的隐私意识不强,生活中没有英美人那么多的“秘密禁地”,认为“事无不可对人言”。对礼貌之士的要求更应该“知无不言,言无不尽”,觉得“好事不瞒人,瞒人没好事”。 (四)、重情感和情感淡薄 中国人重视情感包括亲情、友情、家庭观念强,把家庭看作生活中的重心,如:父子之间无隔夜仇、 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 金窝银窝不如自己家的狗窝、 凤不离巢,龙不离窝、 在家千日好,出门时时难、 人们之间重视情感的互动、回报,强调彼此之间的情义和义务。 如:一日为师,终身为父。 一日夫妻百日恩。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受人滴水之恩,定当涌泉相报。 过了桥莫忘棍,享了福莫忘本。 而西方社会,人们流动变化大,人与人之间难以建立长久的感情联系,情感观念淡薄,家庭关系松弛,反映家庭的,带有“家”字眼的谚语不及汉语多。 (五)教育观念的严格和宽松 “养不教,父母过,教不严,师之情。”这句简单的话说明了文明古国的重教风尚。中国传统教育十分严格,旧时学堂的先生们,把学生训练得规规矩矩、斯斯文文,稍有差池,便用戒尺责罚,众口一致“恨铁不成钢”。家长也认为“棍棒底下出状元”。认为先生应“给个好心,不要给好脸”。时至今日,中国的课堂仍然十分严肃,学生被要求规规矩矩地坐在座位上,寸步不动,应试教育、素质发展的压力,使学生在家长老师的严格督促下,疲于奔命于堆积如山的习题,大量的课外补习培训。而美国人对待孩子则宽松自由得多。美国的课堂轻松、随意,学生可以随意走动,干自己的事,十分自由。美国学生的课业负担也比中国学生轻得多,但美国人对孩子在宽松的同时又太多纵容,他们惯以“Boys (Girls) will be boys (girls).孩子总是孩子。”来原谅年轻一代所犯的过错,反对体罚,甚至反对较为严厉的训斥。这与美国常发生青少年犯罪案,出现许多少女未婚先孕的现象有很大关系。 八、结语 无论是英语谚语还是汉语谚语,都带有浓厚的民族色彩,是不同民族社会文化的缩影。通过汉英谚语的比较,我们看到了中西两大民族间在文化取向、思想观念等方面,存在着迥然不同的差异,让我们可以更好地去理解学习英语和使用英语,以更好地参与国际间的竞争与合作。时代在变,人们的思想观念也在变。 随着中国经济的迅速发展,商业化脚步的加快,城市生活节奏越来越快,竞争日益激烈,人们不再只求稳定守成,而是不断流动变化,工作不断“跳槽”,到异地购房落户,“变化”的观念已植根于广大人民的脑海中。个人的发展要求不断地突出自我、突破创新,越来越多年轻人主张“宣扬个性”,摆脱俗套,人们思想开放,观念更新。中西文化间的差距已日益缩小,各民族间的交流与合作将不断地融合。 参考文献: [1]陈金荣.《英语谚语的民族特点分析》[J] 云梦学刊,1999年第2期:P84-85。 [2]成志伟.《中华谚语大观》[M] 北京:金盾出版社,2005年6月.P240-241。 [3]张焕珍.《英语谚语的民族性探析》[J] 广西教育学院学报,2004年第3期:P79。 [4]武世花.《英汉谚语对比研究》[J] 镇江高专学报,2003年10月,第16卷第4期:P50。 [5]田静.《试析英汉谚语的文化差异及其翻译》[J] 海淀走读大学学报,2005年3月,第69卷第1期:P83。 [6]付万荣.《汉英谚语中的民族特色初探》[J] 泰安师专学报,2001年1月,第23卷第1期:P73。 [7]刘承华.《文化与人格:对中西方文化差异的一次比较》[M] 合肥:中国科技大学出版社,2002年4月.P22-23。 [8]向有朋.《试析英语谚语的文化因素》[J] 广西师范大学学报,1998年第1期:P334。 [9]李彩歌、叶定国.《谈谈英汉谚语的文化取向》[J]郑州铁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2年3月第14卷第1期:P41-42。 [10]何煦之.《论英语谚语的文化价值》[J] 长沙电力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年5月,第16卷第2期:P106。 [11]李信主.《中西方文化比较概论》[M] 北京:航空工业出版社,2003年1月第2论文英语论文网提供整理,提供论文代写英语论文代写代写论文代写英语论文代写留学生论文代写英文论文留学生论文代写相关核心关键词搜索。
英国英国 澳大利亚澳大利亚 美国美国 加拿大加拿大 新西兰新西兰 新加坡新加坡 香港香港 日本日本 韩国韩国 法国法国 德国德国 爱尔兰爱尔兰 瑞士瑞士 荷兰荷兰 俄罗斯俄罗斯 西班牙西班牙 马来西亚马来西亚 南非南非